凌晨3点,在京城亦庄试验区的某个机电智慧车间内,机床正上演着一出精彩的“变形记”:
一方面,机床设备加装327个传感器,实时监测刀具寿命和能耗数据;另一方面,传统销售模式变成了“加工量计费”模式,客户开机即扣费。
这仅是冰山一角,在新能源设备圈,三一重工堪称融资界的“六边形战士”:以融资租赁为核心,左手金融科技,右手产业链协同,既能降低客户门槛,又能控制风险,还能玩转全球市场和碳金融。
产业资本实时联动,发行绿色债券、ABS 募集资金,专门用来搞新能源设备融资租赁,2024 年相关ABS发行规模直接达到50亿元,这波操作,妥妥的“钱生钱”教科书!还和产业投资方搞“跨界合作”,针对氢能重卡这种前沿领域,推出“股权投资+设备租赁”组合方案,简直是给客户递上“试错保险”——想尝试新领域?别怕,有我给你兜底!此种模式的核心优势就在于“风险共担”和“数据驱动”,就像一个贴心的融资伙伴,陪你一起闯市场、抗风险。
所有这些,都是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一抹剪影。美国苹果公司不盖厂房,没有生产线,不搞制造,为什么能拿走产品绝大部分利润?答案的关键是牢牢掌握了生产性服务环节。更何况,目前在国际分工较为发达的制造业中,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停留的时间不到全部循环过程的5%,而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要占95%以上。因此,一大批工程机械、电力装备等制造企业纷纷将后期的运维服务作为转型的重点。
归根结底,“两业”融合的底层逻辑在于以企业变革为内核、平台赋能为纽带,形成“企业需求牵引—平台资源整合—生态价值共创”的闭环路径。
只不过,“两业”融合又岂是如此简单?这里面都有哪些梗阻?如何破解?又有哪些新模式?
详细内容可参见福卡周报[A]202522期中的《制造业+服务业跨界混搭,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新花样?》。
本报告包含以下内容:
制造业与服务业跨界混搭的梗阻
“两业”混搭的中国特色
企业牵头,多平台化的新花样
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可购买本期福卡周报还包含以下内容:
《外卖之争2.0——“出口转内销”重塑平台经济逻辑?》
平台经济从蜂拥出海的势头再度回归内卷
外卖2.0的三大维度竞争
“出口转内销”的功能迭代与模式迭代
《强港竞赛“被截胡”?》
传统“强港竞赛”的底层逻辑正被颠覆
港口功能面临重新定义
未来港口的三大形态
《“十五五”的坐标与定位——上海城市功能大转段》
上海城市功能的定位由谁决定?
上海“十五五”或将有惊天之变
“五个中心”收敛向“一个中心”
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可购买 ]article_adlist-->道正网配资-配资平台最新-股票线上配资-网上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