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中国的成立,少不了在战场上英勇抗战的战士们的功劳。为了表彰我军将士在抗战中不畏牺牲、英勇抗战,以及为全国、全民族、全人民立下的汗马功劳,1955年9月23日,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,进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三军首次大授衔仪式。
1955年,授衔仪式结束后,毛主席见到开国大将陈赓,笑呵呵地问道:“跟着我干有出息吧?”陈赓听到之后,先是不慌不忙地给毛主席立正敬礼,然后他笑嘻嘻着说:“我的大将军衔可不是你给的哦。”
听到这里毛主席满脸疑惑,然而,陈赓还朝着毛主席微笑说道:“我的大将军衔是李聚奎给我的”。毛主席听到这里笑着问道:“怎么一回事儿呢?”陈赓和毛主席说道,“主席,以后慢慢向您汇报。”对此,毛主席并没有多想,只是呵呵地笑起来。
毛主席对陈赓很了解,陈赓向来幽默、风趣,特别喜欢开玩笑,是出了名的开心果儿。毛主席心里已经清楚地知道可能是他和李聚奎又在一起搞什么名堂。那么,陈赓究竟是为什么这样回答毛主席的话呢?
授衔仪式
陈赓的部队有多厉害?他带出来的都是王牌部队
陈赓,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。早在青年时期的他,就已经声名赫赫,还被称为“黄埔三杰”之一。在东征期间的一次战斗中,他还救过蒋介石的命。因此,蒋介石对他青睐有加,很多次都想要他能够成为自己的得力干将。
不过,次次都被陈赓拒绝,转头就加入了红军,一直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事业做拼搏。陈赓在指挥作战中,有着超乎常人的能力。在全面抗战时期,他担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,也被称为“陈赓兵团”,这支军队在他的领导下常常打胜仗。
据介绍,386旅在那个时候被称为八路军战斗力最强悍的一个旅,日本军队在他这里跌过好几次大跟头。再到解放战争时期,386旅发展成东北第二野战军的第四兵团,该部队的战斗力越来越强,丝毫没有减退。
授衔仪式
陈赓带领的这支部队在解放战争期间屡立战功,晋西南战役、解放郑州、解放洛阳和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中,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绩,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新中国成立后,“陈赓兵团”仍然有大的名声,各部继续担当重要的作战任务。
他带领的部队还参加过了抗美援朝战争,著名的“上甘岭战役”这就是“陈赓兵团”第15军打出来的杰作之一。上甘岭战役是我军战史上非常辉煌的战例,据相关资料记载,在这场战役中,指挥“联合国军”的主将范弗里特原本计划是要在5天之内,以200人的伤亡代价击退我军。
陈赓
然而,让范弗里特没有想到的是,43天过去了,一点进展都没有。有数据统计得知,“联合国军”在这场战役中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军事武器,60000多兵力、发射炮弹约190万发、投炸弹5000多枚,还付出了25000多人伤亡的代价。
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士气,联合国军也害怕,因此,从那之后,再也没有发动营以上的攻势。这一战的胜利,奠定了朝鲜南北疆界。当然,也是因为这一战,加速了朝鲜停战谈判的进程。
虽然说,上甘岭战役取得了最终的胜利,但志愿军第15军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。相关战史资料记载到,有不少战士们选择在危急时刻与敌人同归于尽,他们拉响手雷,扔出手榴弹、爆破筒或炸药包。甚至还有战士舍身炸敌地堡、堵敌枪眼等,这些在这场战役中都成了普遍的现象。
陈赓
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43天的激战中,有无数令人震撼的战斗英雄,耳熟能详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就是其中一位。相关史料记载,他在身负七处重伤、左腿被炸断的情况下,仍然不放弃作战。
黄继光凭借着坚定的意志,用他生命最后的一丝力气扑向了敌人的射击孔,成功为部队开辟了一条冲锋道路。经过艰苦的斗争后取得战争的胜利,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成功被我们击溃。陈赓兵团的第十五军,也这样被更多的人熟知。
原来都是“开心果”和“老实人”的一个恶作剧
陈赓,在战场上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战将,然而,生活中的他特别喜欢开玩笑,也爱搞恶作剧。因此,了解他的大部分人是可以听得出陈赓的话是不是玩笑话。不过,对于陈赓的玩笑话,还真有一个人句句当真,他就是开国上将李聚奎。
陈赓
李聚奎和陈赓都是湖南人,再加上两人还一同上过战场,他们的关系非常好,是多年的革命战友。就在1955年授衔前,陈赓遇到了李聚奎。随后,两人便开始侃侃而谈,他们两人聊到了授衔一事。
陈赓便对李聚奎说道,“老李,你已经够到大将的资格了。”对此,李聚奎谦虚并一本正经地说道:“大将的话,我还不够资格,倒是你绰绰有余。”
陈赓听到这里,就知道李聚奎认真了,便开玩笑地和李聚奎说:“我在红军期间没有当到师长,按理来说是不够资格的。不过,老李,咱们可以这样,如果过几天,徐立清找你谈话的时候,你就帮我说说,说我是当过师长的,是接替过你的。”
李聚奎
说实话,陈赓只是想着打趣一下,和自己的好友开开玩笑。但李聚奎却把这次谈话当真了,而且李聚奎一直就是一个非常义气、实在的人。在他的意识里,一直觉得陈赓是立过大功的人,感觉陈赓评不到大将确实不合理。
要知道,不论是在抗战时期,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,陈赓都有着非常大的功劳。他是一个非常有作战经验的战将,是资历很深的红军高级指挥员。李聚奎想,这样的人怎么就不能被评为大将呢?
更加值得一提的是,李聚奎还非常认真地跟别人说过:“陈赓不仅救过蒋介石的命,还是战场老将,也是毛主席的爱将。战功赫赫的陈谢兵团立下了不少大功,不授予陈赓大将,授谁大将?!”
左:毛主席、右:李聚奎
于是,李聚奎便下定决心要帮陈赓一把,他一点都没觉得陈赓只是和自己开了一个小玩笑。果不其然,徐立清在几天后就来找李聚奎谈话。徐立清时任中央军委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,此时他的工作内容就是负责具体的授衔工作。
当问起他的简历时,李聚奎都详细地进行答复,到谈话结束的时候,他还多说了一嘴,“陈赓接替过我师长一职。”听到这句话的徐立清表示非常疑惑,毕竟自己也没有问他关于陈赓的事情,但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笑着摇摇头。
其实,徐立清自然清楚陈赓在共军时期是担任过师长的。徐立清也非常了解李聚奎和陈赓两人的不同性格,当然也明白李聚奎口中的这个“接替”之说,肯定又是陈赓搞的恶作剧,还拿自己的好朋友李聚奎开玩笑。
陈赓
听了李聚奎的话之后,徐立清不得不感叹,李聚奎可真是个老实人,一点没以为陈赓的话是玩笑话。当陈赓知道李聚奎真的按照自己的说法和徐立清说了之后,他便非常感动,非常开心自己有一个这么好的朋友。
当陈赓听到毛主席问自己的时候,也和毛主席开起了玩笑,说自己的将军是李聚奎给的。当然,毛主席心里也清楚陈赓是一个爱开玩笑的人,随后也是笑了起来。
授完军衔后,陈赓回到家坐下,陈赓的儿子赶紧上前围着他问起来,“爸爸,你身上穿着的衣服怎么有好多牌子呀?”陈赓的孩子还很小,对于这些事情一点都不了解。于是,陈赓和孩子解释了事情的前因后果。
随后,孩子满脸疑惑地问陈赓:“爸爸,授予你的是什么将啊?”对此,陈赓想了想之后,想要逗一下孩子,便随口说道:“芝麻将”!孩子们围着陈赓一直在喊“芝麻将、芝麻将……”,陈赓在一旁听着乐呵呵地笑。
陈赓
这一次,孩子们也当真了,把陈赓的话记到了心里去。有次陈赓的老战友们遇到了陈赓的儿子,便问道:“你知道你老爸是什么将吗?”陈赓的儿子非常激动,一本正经并开心地说道:“芝麻将”!
听了孩子的话之后,这群老将军们哈哈大笑,就知道肯定又是陈赓和孩子开玩笑,又逗孩子玩了。那么,陈赓的革命老友李聚奎,被授予了什么军衔呢?
指挥飞夺泸定桥的战将——李聚奎
李聚奎,他的人生履历可以算得上是比较丰富的。1926年,他加入军阀队伍,参加过北伐,还活捉过国军师长,年仅26岁的他就担任了师长。在红军长征期间,飞夺泸定桥战役就是他所指挥的。
参加过这场战役的红军战士含泪说道,这是一场非常凶险的战役。开国上将杨成武在晚年时候回忆,打过这么多场仗,最惨烈、最悲壮的战役是飞夺泸定桥。当时红军的身后是国军反动派的追击,前面又有军阀的围堵。
要想通过大渡河,此刻的红军只有一个选择,那就是通过泸定桥,这一次对于红军来说,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。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,由13根铁链组成。两边各有2根铁链,可以算是桥栏,底下并排着9根铁链,加在一起刚好13根,铺上木板,就是桥面。
泸定桥
泸定桥不仅高,而且还长,如果走在上面会一直摇摇晃晃,完全可以说,这就是荡秋千的既视感。这种作战环境下,国民党反动派早已有了计划,他们派了两个团防守在泸定桥,来阻拦红军北上。
除此之外,他们还又调了两个旅前往这里增援,目的就是将红军消灭在桥头上。因此,我军必须提高前进速度,抢在敌人抵达之前到达。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火光,这就是敌人的增援部队。一把把火像一条长蛇将整条桥照亮,被抽掉木板的泸定桥显得更加危险。
红军看到这番景象便清楚对方已经开始行动,索性也点起火把,打算和敌方进行拉锯战。对岸的敌人也看到了这边的火把,便好奇地问:“你们是哪个部队的?”我们的战士听到后便答话:“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。”
飞夺泸定桥
在漆黑的雨夜中,对岸的敌人根本看不清红军战士的脸庞,因此,敌人并没有什么疑心。雨下得越来越大,把两岸的火把也被浇灭了。对岸的敌人已经停下来宿营,而红军并没有就此而驻足,依旧在漆黑的夜晚中冒雨前进,终于赶在敌人之前来到了泸定桥。
在城墙和山坡上,敌人早已经筑好工事,他们嚣张地向红军叫道:“来吧,看你们飞过来!”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,没有一个战士退缩。号手们吹起冲锋号后,所有武器一齐开火,一时间震动了整个山谷。
突击队中的22位英雄拿着短枪、背着马刀,拿着手榴弹,在几根铁链上匍匐前进。他们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,一点点向对岸冲去。跟在他们后面的是战士每个人都带着木板,一边前进一边铺桥。
泸定桥
突击队冲到对岸后,敌人立马就将火点起来。很快,桥头就被大火包围了。面对这样艰难的时刻,红军战士们更加奋不顾身,他们都像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,而后冲进城去。他们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。
双方的战争仅仅进行了两个小时,守城的敌人就被消灭了一大半,还有一些敌人都落荒而逃。这就是李聚奎指挥的卢沟桥战役,红军战士们凭借着英勇无畏的精神,夺下了泸定桥。这场战役对红军长征来说,就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。
被单独补授的大将——李聚奎
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,共授予了55位功勋卓著的将军为上将。直到1958年,有一位功劳赫赫的将军被授予上将,那就是李聚奎,他也是最后一位开国上将。不得不说,这个上将的军衔对他来说,真的太晚了。
泸定桥
那么,这位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的战将,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次授衔仪式上被授予上将的军衔呢?据介绍,在1955年7月,李聚奎出任新中国第一任石油工业部部长。此时的他,已经离开部队,不在军队系统的他并没有达到授衔的标准。
直到1958年,李聚奎才从石油部调任总后勤部政委。重新回到部队后,军委便开始准备给他补授军衔。说实话,以李聚奎的资历和功绩,完全可以授予其大将的军衔。不过,当时的“十大大将”已经确定了。
在已经确定的情况下,不能把谁替换下来。于是,负责评衔的徐立清便去找了李聚奎谈话,说明了目前的这个情况。李聚奎听了之后面色从容,毫不在意并大度地说道:“能活到现在就不错了,还争什么?上将就已经很满意了!”
毛主席得知此事后,对其非常欣赏,并赞赏道,“高风亮节,好!”更加值得一提的是,此前在红三十一军时的他,更是尽心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,努力提高部队军事理论水平及战略战术素养,认真搞好参谋业务。
李聚奎
工作中的李聚奎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,他总是以大局利益为重,从始至终都在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正确领导。不久后,中纵司令部与三十一军军部合并,中纵司令王树声兼军长,王维舟任参谋长,李聚奎改任为副参谋长。
此刻的他,工作态度丝毫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,仍然在紧密地配合军部领导的相关工作。一直到1936年10月,王参谋长调走,李聚奎复任参谋长。在这期间,升职或是降职,李聚奎的情绪没有半点波动。
其实,李聚奎感叹道自己能活下来已经不错,是因为在他的生涯中,确实有过好几次死里逃生的经历。1938年底,李聚奎在山东省西北地区执行任务,需率领部队与日军周旋。李聚奎部队来到琉璃寺。
李聚奎
但他没想到的是,在这里遇到了日本军队,此刻的琉璃寺周围被日军的汽车堵得水泄不通。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日本人胸有成竹地说道,“李聚奎就算有翅膀也飞不出琉璃寺!”
在李聚奎的指挥下,日本军连续好几次被打退。直到把日本人打得恼羞成怒,最终日军使用了毒气弹。据介绍,在这场战争中,部队中的所有战士都有不同程度的中毒,然而,只有李聚奎安然无恙,逃过了一劫。
右:李聚奎
其实,关于李聚奎死里逃生的经历还有很多。或许,李聚奎因为自己经历过生死,便看淡了生死,关于名利也更是早已看淡。一直以来,他始终保持着豁达、知足的心态,1995年逝世,享年91岁高龄。
道正网配资-配资平台最新-股票线上配资-网上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